蕪湖格力
GREE
項目背景
2015年,格力物流管理部計劃整合各分廠之間的物料配送管理,實現公司物流的統一管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先做到物料配送信息化,跟蹤物流配送進度,掌控公司整體的物流進程。過去是將各分廠的物料配送工作以及人員劃分到物流管理部,而物料交接方式則由原來的分廠與分廠對接改為分廠交接給物流管理部再由物流管理部轉交分廠的方式。物料交接環節涉及的部門增多,使中間環節無法預知的問題點也相應增加,對生產效能控制帶來不確定的影響因素。
具體來說,在訂單開始生產前,訂單物料是否備齊通常只有點檢員一人清楚,整個過程由一人全權管控,如有疏漏無法自查,整個環節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另外,點檢員在日常工作中常常攜帶大量的紙質單據,不易保管。遇到異常情況,反饋人需先與生產調度員告知異常情況,初步判斷導致異常的問題點,再針對問題點找相關人員核實,需要通過電話溝通逐一排查,環節復雜導致人員內耗嚴重。
項目需求
1、減少物流配送過程中紙質單據,節約公司成本;
2、提高備料過程管控;
3、降低生產異常核實處理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4、降低因物料配送問題導致的生產異常。
項目實施
案例詳情
蕪湖格力的大數據分析應用主要包含4個業務場景:物流分析、運營效率監控、生產線監控、質量控制。
物流分析
通過監控大屏分屏去實時監控業務運轉情況,哪個環節出問題第一時間在儀表盤預警,信息有效及時;監控庫存中每個倉位中物料比例及存量。
運營效率監控
監控訂單數量完成比例、揀選進度、訂單齊套數量及比例;監控生產車間里各生產機組的生產效率、下線比例。
生產線監控
對于生產線的運行,通過采集的系統數據,連接Yonghong Z-Suite進行實時的多維分析。例如物料齊套檢查,以前需要點對點針對相關人員進行排查,現在可以在分析平臺實時展現檢查結果,指標體系更可以根據情況靈活調整,IT人員的工作效率提升了30%以上。
質量控制
通過永洪的系統,結合更多的業務分析維度對現場的生產過程和質量管理進行探索式分析和分析預測,借助大數據分析平臺實現從產線、班組以及分廠多個維度各個層面來展示公司整體生產運營情況,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還降低生產線殘次率。
永洪為蕪湖格力建立的數據分析平臺,解決了數據孤島問題,且業務部門可以通過自助式分析完成常規的報告分析,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從企業管理、物流分析到質量控制,可以直觀高效的對訂單、檢選、執行、配送、成本各個環節進行生產監控,通過數據分析反推業務優化。
客戶評價
行業相關案例
永洪BI
更敏捷、更快速、更強大